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National veterinary dru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用户登录      联系我们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交流

汛期如何防控动物疫病?猪牛羊被淹死后还能吃吗?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答记者问

时间:2025-08-17   访问量:1007

近期,我国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农业农村部进一步部署加强汛期和洪涝灾害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汛期是动物疫病的易发期,特别是洪涝灾害后,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增大,为向大众科普预防知识,记者采访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

问:暴雨洪涝灾害容易引发哪些人兽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要如何预防?

答:洪涝灾害容易导致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出现因灾死亡畜禽尸体漂浮腐烂、畜禽在应激条件下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炭疽、猪链球菌病、血吸虫病等人兽共患病以及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明显增大。

对于炭疽。要强化免疫,确保炭疽新老疫区,特别是江河流域、地势低洼地带饲养的牲畜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及时补免。接种疫苗的空瓶、污染的注射器和容器等应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彻底焚烧。要及时报告疫情。一旦发现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要立即诊断,及时处置,迅速上报。对出现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血液呈酱油色且不易凝固、尸僵不全、腹膨胀等症状的动物,坚决落实不剖检、不宰食、不出售制度。要科学处置。对发病动物进行不放血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圈舍环境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同时做好人员防护。

对于猪链球菌病。要强化免疫,优先选用与当地流行血清型匹配的疫苗。加强猪场生物安全。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再混群饲养。发现病猪或疑似病例时,立即隔离并限制移动,避免与其他猪群接触。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猪舍及周边每周至少消毒一次,重点区域(如食槽、饮水器、粪便堆积处)每日消毒。提高猪只免疫力。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持猪舍温度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频繁调群等应激因素。

对于血吸虫病。要“早查治”加强疫情高风险区散养牛羊监测,对阳性畜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置。洪涝灾害严重地区,对易感家畜进行预防性用药。要“强管理”严禁到有螺湖洲、草洲等易感地带放牧。做好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感染粪便污染环境。要“严防护”不接触疫水,不直接饮用疫水,不在疫水中戏水、游泳和洗刷用具等。因防汛等活动难以避免接触疫水时,可穿戴防护用具或涂擦防护油膏。

 对于非洲猪瘟。要强化防雨排涝措施。填平场内坑洼,防止积水,地势较低猪舍可设置沙袋,防止倒灌,清理排水沟杂物,必要时加宽加深,靠近山体的猪场可在邻近山体增加护坡。要做好应急准备。对场内供电、供水、排水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维护,配备抽水泵、发电机等应急设备。要检修猪场围墙,必要时加固加高,查看猪舍和饲料仓库的屋顶、门窗、墙壁是否完好。要加强监测排查。增加巡查频率,发现异常猪只,隔离发病猪,发现疫情立即按要求报告。要升级管理措施。降低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频率,降低病毒传入猪场的风险。雨后应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对蚊蝇幼虫的孳生场所,要及时清除积水或填土覆盖,加强防鼠措施,对雨水腐蚀和损坏的墙体及时修复,防止鼠类进入。要提高猪只健康水平。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减少猪只应激反应,湿度过大时,可增加通风量。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可使用二氧化氯或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

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要夯实免疫屏障,免疫后要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根据抗体水平,及时补免,确保群体免疫合格。关注周边疫情风险和候鸟迁徙状况,必要时进行全群加强免疫。要精准诊断,及时处置。增加巡查频次,了解禽群状况,查看料槽和料筒的饲料剩余情况,判断家禽是否有采食量减少等异常情况。查看饮水器,判断家禽饮水是否正常。查看家禽粪便是否正常,有无拉稀、绿便、血便等。查看家禽个体状态,是否有呼吸频率和呼吸姿势异常,是否出现精神沉郁、嗜睡,眼结膜发红、扭脖、原地转圈等异常状态。查看禽群是否有死亡异常增加,产蛋禽群是否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一旦发现禽群出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症状,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立即向所在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报告。要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建立科学规范、全面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坚决落实执行。强化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充足供给,营养全面均衡,可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量饲料,饲料原料应无霉变、无杂质。要注意防范与野禽接触,可安装防鸟网或驱鸟设备,开放和半开放式禽舍在周围安装,密闭式禽舍在通风口、门窗处安装。避免到候鸟栖息地等开放水域放养水禽,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要强化消毒,消除污染。尽量选用高效消毒剂,保证消毒药浓度。带禽消毒,宜在白天温度高时进行,选用刺激性较小、无气味的消毒剂,不同成分的消毒剂要交替使用。

问:洪水过后,养殖场要做什么?环境要怎么消毒?是否需要补免?

答:洪水过后,养殖场一要排查圈舍、围墙、排水系统、电力线路是否受损,及时进行修复,对存在倒塌风险的圈舍内的畜禽,立即转移到安全地带。二要尽快排出场内积水,及时清除场内、外淤泥、粪便、过水饲料、垫料、杂物等,圈舍冲刷干净、晾干后再消毒。清扫、清洗按照先棚顶、后墙壁、再地面,先室内、后室外的顺序逐步进行,不留死角。三要观察畜禽状态,检查是否有异常症状(如发热、腹泻、精神萎靡),及时隔离病畜。四要增强畜禽抗病力。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饲料比例,补充维生素及电解质。可进行药物保健,减少应激反应和预防肠道疾病。

  圈舍在全面清扫后进行消毒。洪水过后,环境至少每周消毒两次,圈舍可带畜禽每周消毒3~4次。一旦发生疫情,应增加消毒次数,可选择使用2%~3%氢氧化钠溶液、1:200戊二醛溶液、有效氯浓度10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等消毒。场内及周边环境、道路可使用消毒液喷洒消毒;圈舍墙面、地面、用具等非易燃物品可使用火焰消毒;生产设备、器具等可使用浸泡消毒;粪便、垫料及污物可堆积发酵或使用生石灰处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要适当提高消毒剂使用浓度,增加消毒频次。

  洪涝灾害后,对未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免疫接种的畜禽,要立即进行免疫;要根据应急监测情况,对抗体水平低、即将超过免疫保护期和新补栏畜禽尽快进行补免和强化免疫工作。对猪瘟、布鲁氏菌病、鸡新城疫等其他畜禽传染病,要根据当地疫情动态,做好免疫接种。对曾发生炭疽、猪链球菌病的地区,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免疫。

问:洪水后,死亡的畜禽要如何处理?

答:要及时打捞收集死亡畜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零星数量的畜禽尸体可就地就近掩埋或集中收集后运至无害化处理厂处理。对大量畜禽,可借助铲车、吊车、钩机等手段打捞收集。对已经发臭的畜禽尸体,可用有效氯5000~10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喷洒尸体及周围环境,去除臭味并消毒,然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死亡畜禽优先采用化制、高温等方法集中无害化处理,确因条件无法满足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的,可采用深埋法就地就近处理。运输车辆应防水、防渗、耐腐蚀、易清洗消毒。畜禽尸体用塑料袋或塑料布严密包裹后再进行转运,防止腐败物泄漏。车辆驶离收集场所前,对车轮及车厢外部、工具及作业环境进行消毒。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经过人口聚居区、畜禽养殖密集区。转运途中发生渗漏,应重新包装、消毒后运输。卸载后,对转运车辆及相关工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打捞收集人员穿戴的防护服、手套、口罩、水靴等防护用品。

问:洪水泡过的食品能吃吗?对人有什么危害?

答:洪水冲刷携带粪便以及动物尸体等,使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更易滋生。洪水中可能携带病原体,可通过瓶盖螺纹、包装缝隙等渗入未开封的饮料或食品内部,也可直接污染食品。人食用或者接触这些污染食品,可能发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剧烈腹泻、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还可能由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寄生虫感染,引起发热、黄疸、肝肾损伤。

近日,我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随着天气转晴,乡亲们终于松了口气。不过也有网友发现,一开门,竟有蔬菜“飘”到了家门口,这就带来一连串疑问,飘到家门口的蔬菜能不能吃?没开封的饮料、矿泉水,还能不能喝?被洪水淹死的猪牛羊,还能不能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能吃!不能吃!不能吃!

  这就奇怪了,饮料又没开封,怎么就被污染了呢?原因很简单,洪水非常脏!洪水中携带各类污染物,包括粪便、动物尸体,更易滋生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当洪水接触到饮料瓶时,不需要任何外力,就能通过瓶口螺纹处等,狭窄空间内的液体内聚力,推动污水进入瓶内,这就是毛细血管原理。

  此外,洪水中的污物还会附着在包装表面,尤其是在瓶盖和瓶口的螺纹处,开启瓶盖时,污染物也可能会被带入瓶内。人喝了、碰了,就可能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剧烈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还可能由于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发热、黄疸、肝肾损伤

  很专业很复杂对不对?看完这段话简直让人想起了被物理化学课支配的恐惧……没关系,记住就行了:洪水泡过的饮料、矿泉水,以及其他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马上扔掉!被淹死的家畜、水产品等,一样不能吃!为什么?洪涝灾害容易导致,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暴露畜禽在应激条件下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死亡。炭疽、猪链球菌病等人兽共患病以及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增大!很危险!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

炭疽咋防?要强化免疫,确保炭疽新老疫区,特别是江河流域、地势低洼地带饲养的牲畜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及时补免。接种疫苗的空瓶、污染的注射器和容器等应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彻底焚烧。对出现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血液呈酱油色且不易凝固、尸僵不全、腹膨胀等症状的动物,坚决落实不剖检、不宰食、不出售制度。要科学处置。对发病动物进行不放血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圈舍环境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同时做好人员防护。

猪链球菌病咋防?要强化免疫,优先选用与当地流行血清型匹配的疫苗。加强猪场生物安全。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再混群饲养。发现病猪或疑似病例时,立即隔离并限制移动,避免与其他猪群接触。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猪舍及周边每周至少消毒一次,重点区域(如食槽、饮水器、粪便堆积处)每日消毒。提高猪只免疫力。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持猪舍温度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频繁调群等应激因素。

血吸虫病咋防?要“早查治”加强疫情高风险区散养牛羊监测,对阳性畜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置。洪涝灾害严重地区,对易感家畜进行预防性用药。要“强管理”严禁到有螺湖洲、草洲等易感地带放牧。做好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感染粪便污染环境。要“严防护”不接触疫水,不直接饮用疫水,不在疫水中戏水、游泳和洗刷用具等。因防汛等活动难以避免接触疫水时,可穿戴防护用具或涂擦防护油膏。

非洲猪瘟咋防?要强化防雨排涝措施。填平场内坑洼,防止积水,地势较低猪舍可设置沙袋,防止倒灌,清理排水沟杂物,必要时加宽加深,靠近山体的猪场可在邻近山体增加护坡。要做好应急准备。对场内供电、供水、排水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维护,配备抽水泵、发电机等应急设备。要检修猪场围墙,必要时加固加高,查看猪舍和饲料仓库的屋顶、门窗、墙壁是否完好。要加强监测排查。增加巡查频率,发现异常猪只,隔离发病猪,发现疫情立即按要求报告。要升级管理措施。降低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频率,降低病毒传入猪场的风险。雨后应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滋生,对蚊蝇幼虫的孳生场所,要及时清除积水或填土覆盖,加强防鼠措施,对雨水腐蚀和损坏的墙体及时修复,防止鼠类进入。要提高猪只健康水平。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减少猪只应激反应,湿度过大时,可增加通风量。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可使用二氧化氯或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咋防?要夯实免疫屏障,免疫后要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根据抗体水平,及时补免,确保群体免疫合格。关注周边疫情风险和候鸟迁徙状况,必要时进行全群加强免疫。要精准诊断,及时处置。增加巡查频次,了解禽群状况,查看料槽和料筒的饲料剩余情况,判断家禽是否有采食量减少等异常情况。查看饮水器,判断家禽饮水是否正常。查看家禽粪便是否正常,有无拉稀、绿便、血便等。查看家禽个体状态,是否有呼吸频率和呼吸姿势异常,是否出现精神沉郁、嗜睡,眼结膜发红、扭脖、原地转圈等异常状态。查看禽群是否有死亡异常增加,产蛋禽群是否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一旦发现禽群出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症状,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立即向所在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报告。要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建立科学规范、全面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坚决落实执行。强化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充足供给,营养全面均衡,可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量饲料,饲料原料应无霉变、无杂质。要注意防范与野禽接触,可安装防鸟网或驱鸟设备,开放和半开放式禽舍在周围安装,密闭式禽舍在通风口、门窗处安装。避免到候鸟栖息地等开放水域放养水禽,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要强化消毒,消除污染。尽量选用高效消毒剂,保证消毒药浓度。带禽消毒,宜在白天温度高时进行,选用刺激性较小、无气味的消毒剂,不同成分的消毒剂要交替使用。

  所以,死因不明、来源不明的猪、牛、鸡、鸭等畜禽动物肉品,和因洪涝导致死亡的水产品,您可千万别吃。洪水后,被淹死的畜禽要如何处理?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畜禽尸体漂浮腐烂,影响水质,污染空气,容易诱发人兽共患疾病和传播疾病。所以,我们不能对禽畜尸体弃之不理,或者简单埋,而是要及时打捞收集死亡畜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零星数量的畜禽尸体,可就地就近掩埋或集中收集后,运至无害化处理厂处理;对大量畜禽,可借助铲车、吊车、钩机等手段打捞收集;对已经发臭的畜禽尸体,可用消毒液喷洒尸体及周围环境,去除臭味并消毒,然后再进行无害化处理。

发生洪水灾害,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洪水发生后,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和安全健康等多方面情况,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财产损失。

1、饮食和卫生安全

  洪水可能导致食品霉变、牲畜疫病或死亡等。因此,不要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做饭工具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净,消毒杀菌。

2、居住安全

  及时检查房屋是否受损,如发现房屋结构不稳定、屋顶漏水等问题,尽快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如果房屋内部有积水,避免使用电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电气设备在未确认安全问题之前,不要插上电源。

3、预防蚊虫

  如果房屋位于有积水的地方,要按说明使用驱蚊剂,睡觉时穿长衣长裤,使用蚊帐。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罩。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另外,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发现感染应及时治疗,防止发病。

4、出现不适及时求医

  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遵听医嘱,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方法。









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National veterinary dru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扫一扫
联系电话:010-62103991转611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8号
备案:京ICP备20024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