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夏实验室正在建设基于AI的创新药物公共服务平台,形成AI生物大分子制造、靶向药物高通量筛选和预测、类器官实验模拟、临床实验研究等一站式研发服务体系。为了推进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层次和力度,湖北江夏实验室决定面向室内外学者实行开放课题,每个课题拟资助5-10万元,研究期限1年(2025.9-2026.8)。
一、资助方向
1、AI驱动的药物作用新靶点发现及候选药物分子开发
1.1肿瘤靶向纳米药物方向
构建数据驱动、AI赋能的标准化高通量肿瘤靶点发现与评估体系,挖掘高成药性、高临床价值且契合纳米药物优势的新型靶点;针对肿瘤治疗关键靶点开发高亲和力治疗性纳米药物,通过功能验证,确认候选药物分子。
1.2抗感染药物方向
针对高风险病原体,运用AI技术系统性挖掘大规模化合物库、天然产物及现有药物资源,发现潜在抗感染先导分子,解析其作用机制与新型靶点;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细胞、类器官、动物模型)评估候选药物分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3神经类疾病治疗药物方向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类疾病,运用生物学、医学影像、AI等技术手段,开展靶点挖掘、药物筛选与改造优化,通过功能验证及安全性评价,获得候选药物分子。
1.4多组学 + AI 驱动的精准药物开发
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炎症性肠炎、精神类疾病,以及II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整合多组学数据、动物实验、临床队列信息与 AI 技术,以 “关键靶点筛选 – 候选药物设计-药效验证” 为核心链条,构建疾病分子特征图谱,确认候选药物分子并进行功能验证。
1.5动物流感防治的小分子药物开发
针对H5、H1、H3等亚型流感病毒,通过点击化学等技术策略明确病毒与宿主互作靶点,利用AI对化合物库虚拟筛选,通过细胞、类器官与动物模型多维度开展安全性、有效性评估,挖掘高活性病毒抑制剂或疫苗免疫增强候选功能分子。
1.6治疗近视外泌体药物开发
针对近视治疗关键靶点,通过外泌体分离鉴定技术并结合AI改造,获得高靶向性、优异水溶性及角膜渗透性的外泌体递送系统,经功能验证确认候选药物分子。
2、来源于中药、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2.1基于AI开发抗炎止痒的活性分子药物
基于“皮肤-神经-免疫”轴,运用AI技术发掘天然产物来源的高效抗炎止痒活性化合物和关键靶点;通过分子结构优化与功能验证,确认高效低毒的候选药物。
2.2基于多组学与AI的中药新功能研究
整合多组学、AI与药物体内分布研究,通过药效试验和分子互作验证,从中药中发现治疗焦虑性失眠的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明确产品深度开发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2.3抗重大动物疫病功能分子挖掘和防治制剂质控标准建立
以非洲猪瘟(ASF)、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华道地植物药材以及优势微生物,开展活性分子挖掘研究,用AI模型分析并构建活性分子-靶点作用数据库;通过细胞和动物模型,验证有效性及安全性,明确功能提升的候选天然小分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2.4 基于 AI 开发抗炎与免疫调控活性分子药物
AI 辅助对已明确具有抗炎/免疫调控活性的天然产物或合成化合物进行分子结构修饰、成药性优化及作用靶点适配性改造,开发兼具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先导化合物;通过体内外初步药效评估,筛选出符合抗炎与免疫调控需求、成药性潜力突出的优质先导化合物。
3、药物研发的前瞻性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策略研究
3.1基于类器官技术的药物评价体系研究
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及重大慢病,基于类器官技术,构建病毒感染类器官模型及肿瘤类器官库,辅助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及候选药物筛选;聚焦组织来源类器官的肝脏、肾脏毒性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类器官相关标准。
3.2基于AI与多组学的免疫调控机制解析及用药策略研究
通过AI算法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多组学临床数据,结合体外细胞模型与AI模拟,绘制移植受者“药物-免疫-病毒”多维互作网络图谱;开发免疫指标变化与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算法,指导临床精准用药。
3.3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的气体药物控释系统开发
针对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机制,开发智能响应型气体分子控释系统,结合AI技术建立释放模型并筛选最优控释参数,通过体内外模型验证其在促进神经再生、抗炎和血管重建等方面的治疗效应。
3.4治疗肺癌的吸入性微生物疗法开发
筛选呼吸道菌群中具有抑癌潜能的微生物,阐明其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及抑癌机制;探索雾化吸入方式递送抑癌微生物制剂以增强局部及全身性抗癌效应;利用体内外实验模型及临床前转化平台综合评价该疗法在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申请条件
1、申报单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或医疗机构,具备开展申报指南方向研究的实验条件,湖北江夏实验室共建单位优先。
2、项目负责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须为湖北江夏实验室双聘人员(非实验室双聘人员可在项目申报同时提交双聘意向协议),在申报指南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每位项目负责人同年仅可申请1项开放课题。
3、项目结题时需有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相关的成果产出,发明专利、标准等需以湖北江夏实验室为第一申请人。
4、与湖北江夏实验室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大分子药物研发平台、mRNA疫苗研发平台、动物实验与安全性评价平台、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类器官研究平台合作的项目优先支持。
三、申请受理
点击下载湖北江夏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请按规定格式,认真、如实填写,并于2025年9月26日之前提交申请书PDF版(项目负责人签名并经所在单位加盖公章)至fanyx@hbjxlab.com,非实验室双聘人员同步提交双聘意向协议(点击下载)。审查无误后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三份,正反打印,至少1份为原件)及双聘意向协议.docx(一份,申请人签字)递交至湖北江夏实验室科研合作部。时间以收到电子版申请书为准,逾期不候。
联系人:樊宜享;联系电话:13956918790
联系地址:湖北省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30号
湖北江夏实验室
2025年9月3日
附件下载:
下一篇:没有了!
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National veterinary dru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
扫一扫 ![]() |
联系电话:010-62103991转611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8号 备案:京ICP备20024024号 |